德语学院开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翻译...

2023-03-10  点击:[ ]


为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育优秀翻译人才,2023年3月9日中午1点,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红岩团校”在歌乐楼A513开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翻译微研讨”主题团日活动。

研讨会现场

学院口译教研室主任、教师党支部书记刘海婷任特邀指导嘉宾,研究生代表彭希贤、李晓峰作主题分享,2020级高级口译班全体同学参会。研讨会由学院团总支书记唐英主持。

首先,唐英老师简单说明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的发行情况,希望同学们在本次研讨会积极交流,思考翻译时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探讨“讲好中国故事”的题材、形式和翻译方式方法,进一步拓展翻译相关知识与技巧。

彭希贤同学发言

2022级德语MTI专业的彭希贤首先分享了他的观点——译者就是最好的读者。翻译工作者面对枯燥的政治术语,能否把其翻译得“接地气”,正是对各位同学翻译是否严谨的考验和要求。他以“国之大者”“政治三力”为例,向同学们阐述了翻译的基本步骤,即先彻底理解汉语的深层含义,再用德语词汇简练表达,使翻译后的句子通俗易懂,从而达到最好的翻译效果。

李晓锋同学发言

李晓锋是学院德语专业本科2017级毕业生,现与彭希贤一同就读德语口译专业。他讲到“准确的理解母语,只有母语者可以做到”,这既是对口译工作者的一大挑战,也是对口译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李晓锋认为“做到语义的连贯是翻译的关键”,要想让不懂中华文化的外国人理解中国古谚语,就对译者翻译语句时的逻辑思维提出了更高挑战。他分享了一个有效的翻译技巧,即“先搭框架,再进行填充”。

最后,研讨会进入了问答互动环节。彭希贤、李晓峰两位同学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如何在交际口译中紧跟演讲者速度做好翻译笔记”“如何处理口译时的卡壳停顿”“未来口译工作者的就业方向”等相关问题做出了详细解答。刘海婷老师也为同学们解答了疑惑,她表示好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是口译人才最重要的技能,也是在翻译过程中“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只有深刻理解汉语内容,并且拥有良好的德语专业能力,才能准确翻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刘海婷老师做交流

通过此次研讨,同学们对翻译工作的认识与理解更加深刻,未来目标越来越清晰,发展方向也愈加坚定,并对自身专业能力提出更高标准与要求。德语学院始终秉承初心,坚持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德语翻译人才,为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文字:林仕杰

图片:唐英

上一条: 学校举办第九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 下一条: 学校举行2023年度第一次学生工作会

关闭

学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3号四川外国语大学
联系电话:023-65385238
版权所有@四川外国语大学 渝ICP备12001534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0177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