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鑫——战贫,让奋斗成为青春的注脚

2022-04-13  点击:[ ]


编者按:在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办的2021年全国第四届“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评选活动中,我校商务英语学院2018届毕业生王鑫成功入选,获评“基层就业典型”荣誉称号。

王鑫,男,25岁,重庆市巫山县人,四川外国语大学商务英语学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大学毕业后,作为选调生就职于巫山基层乡镇。

一、带着敬爱母校的殷殷嘱托,甘当建设家乡的螺丝钉

和许多小城青年一样,王鑫最初的梦想就是到重庆读大学,再找份安稳工作,在这座城市扎下根来。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巫山县委书记李春奎代表全县65万巫峡儿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发声,向习近平总书记作了《加强长江流域生态保护 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汇报。总书记的关心和肯定让王鑫作为一名巫山人感到无比自豪,他感受到了家乡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下定决心回乡参加建设。

按照组织安排,他被分配到距离县城75公里的偏远乡镇抱龙镇。抱龙镇不通高速,回一次家要乘船乘车、水陆交接两个多小时;镇政府只有两个澡堂,花洒是坏的,只留下一根水管垂在半空;一到晚上,天一黑满眼黑,生活相当单调乏味。但任何蜕变都需要从现实中挣扎破茧。离校前,学校领导和老师们“要耐得住寂寞,做好吃苦的准备”的教诲言犹在耳,让他感到充满了力量。

二、带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奔赴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扶贫就要扶真贫,去帮助最困难的人。”当组织安排他结对帮扶贫困群众的时候,王鑫这样回答。虽然做好了充分准备,但当了解到自己帮扶的三户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后,他还是感到十分震惊:紫鹅村一户,男主人谭发宣肢体残疾,母亲是聋哑人,一个女儿读大学,一个儿子读初中,生活相当不易。贺家村一户徐胜容家,本来日子过得挺不错,但疾病突如其来,一下子就击垮了这个家庭,小康之家就这样成了贫困户。条件最困难的是紫鹅村的谭先斌家,40多岁的壮劳力因为一次车祸导致了全身瘫痪,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这样的情况,要想脱贫,难度可想而知。面对这些贫中之贫,他没有放弃,他说:“帮助他们摆脱贫困,是组织交付我的光荣使命,群众用那样满怀希望的眼神看着我,我决不能让他们再黯淡下去。”

贫困户谭先斌命运多舛,独子因病亡故,妻子又离他而去,致使他整日借酒浇愁,神情恍惚,导致车祸瘫痪。虽然被评为五保户,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巨额护理康复费用让他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一度绝食自尽。

到底该怎么办?王鑫一边时不时上门陪他谈心聊天,鼓励他要对生活充满信心,一边立即行动起来,多方了解,认真熟悉国家、市级、县级各项政策。当得知这类贫困户可以申报特殊民政救助后,他立即向镇领导报告请示,并同驻村工作队、村委会一起准备申报材料,一遍一遍改、一遍一遍过,及时递交了相关材料。短短两个月,20000元的救助款就打到了谭先斌的账户上。之后,为了彻底解决护理费用问题,抱龙镇政府研究决定,每个月再额外补贴谭先斌1200元,王鑫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谭先斌得到消息后,干涸的眼睛滚落下激动的泪水。

通过和村“两委”的配合,王鑫帮扶的3个家庭9个人中共有6人享受了低保兜底1人享受了五保待遇,人均年收入从2015年的3000多元增长到2020年的12000多元,过上了吃穿不愁的生活。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王鑫鼓励贫困群众,国家政策那么好,自己更要争口气!在王鑫的支持帮助下,有条件的两户贫困户通过发展脆李、蜜柚等产业,又额外增添了一笔收入,吃上了“产业饭”。曾经的“麻烦户”谭发宣还搞了几个“自选动作”,主动学着养猪、养蜜蜂,抖音账号上还有了1万多的“粉丝”。现在,谭发宣的大女儿大学也快毕业了,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谭发宣说:“全靠党的政策好、扶贫干部好,孩子读了大学,祖祖辈辈的穷病再不会过人(传染)了!蜂蜜甜,只要一直跟着党的步调走,撸起袖子继续加油干,往后的日子比蜜还要甜!”

脱贫攻坚的峥嵘岁月已经成为历史的印记,但是为人民服务的故事还在继续上演。迈进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嘹亮号角已经吹响,王鑫还将继续奋斗在越来越美、越来越富的家乡,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奋力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

上一条: 喜报|我校在2021年西部计划绩效考核中获评优秀 下一条: 塑魂蒙正/传承雷锋精神川外青年这样做!

关闭

学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3号四川外国语大学
联系电话:023-65385238
版权所有@四川外国语大学 渝ICP备12001534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0177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