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9日,我校校长李克勇、副校长李小川一行6人赴城口县慰问学校社工扶贫团队,并与驻地党政机关人员座谈,研究社工扶贫工作在城口的深度融合发展。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吴名江、社会学系主任林移刚、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马驭骅等陪同前往。
到达城口县后,李克勇一行调研了我校社会学系校地合作项目——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工作在城口县的实施情况,并在城口县民政局会议室召开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座谈会,与城口县县委书记阚吉林、县民政局局长李海波及民政局党组班子成员、社会学系驻城口师生进行深度互动交流。

与城口县领导座谈调研
交流会上,项目执行负责人、川外社会学系主任林移刚首先从“党建引领、组织培育、文化扶贫、教育帮扶、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组织孵化、政策倡导”等八个方面汇报了该项目启动近3年来我校社会学系师生在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随后,城口县民政局局长李海波介绍了城口县“协同高校智慧,创新社会治理;发挥社工力量,助力脱贫攻坚”方面的工作情况。李海波介绍,2016年5月,四川外国语大学与重庆市民政局、城口县民政局合作实施的重庆市城口县“三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社会工作人才支持计划,即“三区”计划开始启动。该计划旨在借助高校人才资源与智力优势,在社会工作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县,通过校地合作的方式搭建服务平台,开展社会工作示范性服务,以实现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推动当地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和助力当地扶贫攻坚的目标。川外高度重视该计划的实施,校党委副书记张艳担任项目总负责人,社会学系承担项目的具体执行,社会学系主任林移刚担任项目总督导,项目组成员包括社会学系副主任、部分专业教师,150余名学生参与项目工作。项目组进驻城口以来,第一次为城口县民政和社区治理工作注入了高校和社工的力量,成为城口县贫困县域治理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他高度地肯定了我校社会学系在帮扶困难群众、激发扶贫内生动力,孵化本土社会工作组织和培育本土社会工作人才等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并希望我校能够深化校地合作,继续派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助力城口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全方位充实城口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库。与会人员还就社会工作如何继续助力城口县人才发展进行讨论发言,我校工会主席吴明江等围绕校地扶贫合作进行了发言,城口扶贫驻地教师代表、重庆扬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项目负责人穆莉萍也就进一步深化扶贫工作做出表态及承诺。
听了各方发言后,城口县县委书记阚吉林高度赞扬我校开展校地合作,助力精准脱贫表现出的社会担当。他强调,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有几个必要性:一是扶贫工作中扶智与扶志的必要,二是乡村振兴与人的振兴的必要,三是面向未来整合乡村资源与乡村发展的必要。同时,他强调了城口县发展社会工作的必要性,并从“坚持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加大政策倡导力量、专业社工与行政力量对接、百姓获得感”等方面对四川外国语大学社会工作团队、重庆扬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提出了期望。
李克勇对城口县县委及民政局等相关领导的支持与肯定做出了积极的回应。他首先感谢城口县县委、县政府、民政局对川外师生及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工作的大力支持,并对川外师生及社会工作项目团队给予了嘱咐。其次,他就川外的基本情况和外语教育、教学科研等资源做了介绍,表示将大力支持阚吉林提出的校地战略性合作建议。最后,李克勇就四川外国语大学与城口县的全方面战略性合作提出建议:一是双方要深入思考和研究具体的战略性合作内容,二是精准扶贫工作要发挥川外的特色和优势,三是要注重川外国际化合作成果的分享。
其间,在城口县县委副书记李兴学、城口县民政局副局长杨泽陪同下,李克勇一行深入城口县河鱼乡和驻点扶贫村平溪村,亲切慰问驻守在一线的师生团队,并深入基层调研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一线的运行情况。调研过程中,项目社工主管钟艺向李克勇一行介绍川外扬光社工在城口县河鱼乡开展“三区计划”项目实施情况,并带领大家参观了平溪村农耕博物馆,推介平溪特色农耕文化;随后李克勇一行考察了社会工作培育的基层社区社会自治组织——“心”时代老年学堂,亲切慰问平溪村老年学堂的老人,并与学堂老人进行暖心互动,和老人一起唱红歌、打快板,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来自组织的关怀,坚定了他们推动老年学堂发展的信心,为后期老年学堂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李克勇校长对项目师生团队在城口县河鱼乡开展的社会服务做出的积极贡献表示充分肯定,鼓励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多谋发展之道,多建创新之言,希望他们有声有色的工作带动更多的川外师生深入贫困乡镇开展一线服务。李克勇还鼓励社会学系继续深化校地合作实践平台建设,打造专业实践品牌项目,承担起我校服务地方社会及参与地方社会治理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深入河鱼乡平溪村社区

慰问社工师生

与社区居民互动
图/文:国际合作与交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