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外语院校协作组第33届年会暨全国外语院校协作组“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教育行动高端论坛在四川外国语大学举行

2018-11-13  点击:[ ]


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到来之际,我国改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大潮下,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更加迫切的形势下,全国外语院校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高度重视本科教育、推进“四个回归”的背景下,2018年11月10日,全国外语院校协作组第33届年会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教育行动高端论坛在四川外国语大学举行。

会场全景

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洛阳外国语学院、浙江外国语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16所外语院校的校领导,办公室、教务处、研究生院、发展规划处和科研处负责人,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刘宴兵,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明国辉、校长李克勇、党委副书记张艳、副校长祝朝伟及学校中层干部出席了会议。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南方翻译学院校领导和相关负责人列席会议。开幕式由张艳主持。

张艳主持会议

李克勇在开幕式上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介绍了学校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通过成立应用型研究平台、兴办孔子学院、筹建重庆非通用语学院等途径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举措。他认为,一年一度的全国外语院校协作组年会紧扣时代脉搏,为促进外语院校之间的信息交流、经验传播、理论研讨、创新探索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次会议的召开,将对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精神提供新思路,为促进教育开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供新方法,对不断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新路径。

李克勇致欢迎辞

刘宴兵在讲话中介绍了重庆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他表示,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召开的全国外语院校协作组“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教育行动高端论坛,对于新时代外语类院校着眼国际国内大局、把握时代机遇、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他相信,会议将为从顶层设计上构建高校对外开放格局,从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上落地落实对外开放政策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也为更好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精神提出新的思路。

刘宴兵讲话

会上,16所外语院校代表正式签署发布了《全国外语院校共同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行动2018重庆宣言》。宣言提出,在国家坚定不移地推动对外开放,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新形势下,外语院校应积极行动,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与优势,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随后,全国外语高校的领导分别围绕会议主题作了精彩的主旨发言。论坛经过一天的探讨与交流,就以下五个方面达成了共识:一是完善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充分认识到国家对外开放的大局、大势,在未来的发展中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向国际化、应用型进行转变。二是注重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完善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世界眼光的国际化人才转变。三是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提升学科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强外语院校之间的科研协作,积极开展重大科研合作项目,促进科研协同创新能力提升。四是充分发挥在外语、外贸等方面的优势,搭建新型智库平台、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加强校地校企合作与协同创新,促进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度融合。五是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做好与沿线国家教育文化的互联互通。发挥多语种优势,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据悉,全国外语院校协作组第34届年会将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承办。闭幕式上,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克勇郑重地将全国外语院校协作组会旗交给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杨力。杨力发表了感言。

会议期间,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彭龙与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明国辉接受了记者采访。彭龙表示:“对外开放已经成为中国的鲜明特色,这对外语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语院校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国际化及参与全球治理的水平,同时厚植家国情怀。在川外发布的‘重庆宣言’,对外语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明国辉认为,这次会议是一次思想的盛宴、智慧的汇集、方案的交流、情感的交融。习近平总书记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强调,中国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川外将牢固树立“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办学的理念,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文化走出去”等重大国家战略,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的要求,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国家急需的四类涉外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交流才能”,更好地服务国家开放大局和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大局。

明国辉接受记者采访

与会代表合影

文:陈挚/图:杨成杰 郭秋

上一条: 我校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翻译史高层论坛暨首届国际话语体系创新研究高层论坛 下一条: 我校承办“述往思来:改革开放四十年外国文论研究”学术研讨会

关闭

学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壮志路33号四川外国语大学
联系电话:023-65385238
版权所有@四川外国语大学 渝ICP备12001534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0177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