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4日,由中国高校校报协会主办、福州大学协办的主题为“跨界创新,新媒体时代如何讲好校园故事”的中国高校校报协会2018年年会暨第三届中国高校传媒发展高端论坛在福州闽江世纪金源会展大饭店隆重举行。全国480多所高校的870多名高校校报人相聚在闽江畔,共同见证《永远的家园:与时代同行•中国高校校报协会成立25周年纪念文集》正式发布,聚焦“跨界创新——全媒体时代如何讲好校园故事”。我校党委宣传部熊鹰、陈挚、曾利、于丹丹参加了论坛。
年会上,2017年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评选获奖作品揭晓,共有到来自29个省市自治区的665所高校报送的3321篇作品参评。我校共申报6篇作品,5篇获奖,获奖数量居重庆高校第一。其中,《京昆盛世情 余韵满山城》(熊鹰、赵小秋)获通讯类二等奖;《“四个自信”怎么翻出中国特色?川外学子11语种告诉你》(陈挚)获消息类二等奖;《当大学生 遇上“双十一”》(安兰)获言论类三等奖;《我校18名来华留学生长寿湖畔体验汉式成人礼》(苏锐)获新闻摄影类三等奖;《川外版<春风十里>|我说所有的景,都不如你》(杨成杰,刘丹,程铭康,苏锐)获新媒体类三等奖。
在主论坛上,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科技室主任,六届中国新闻奖获得者,新华社首批特聘教授,中国新闻界出色的调查研究型记者陈芳作了题为《种子的力量——从黄大年到钟扬的时代启示》的报告。厦门日报报业集团原社长、党组书记、总编辑李泉佃作了题为《传统媒体的蝶变——以厦门日报为例》的报告。
在3日的分论坛中,中国高校校报常务理事以《从消息类作品看校报的基础报道创新》为题,常务理事,重庆文理学院宣传部长周文东以《新时期校报言论立报的思考》为题,常务理事、长春理工大学宣传部长于英焕以《从微信微博类作品看校报的跨界创新》为题,分别对中国高校校报2017年度消息类、言论类、新媒体类好新闻进行了点评。在4日的分论坛中,高校校报副理事长、山东师范大学报社社长王晓华以《新闻摄影如何讲好校园故事》为题,常务理事、福州大学宣传部副部长葛海霞以《从校报的视觉创意谈看校报的跨界创新》为题,常务理事、哈尔滨工业大学全媒体中心高级编辑刘培香以《从通讯类作品看高校校报的内容坚守》为题,分别对中国高校校报2017年度新闻摄影类、版面类、通讯类好新闻进行了点评。之后,江苏师范大学宣传部部长孟召学,电子科技大学宣传部副部长陈伟及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冯楠分别作了题为《突出“有人 有料 有我” 打造“指尖上”的德育阵地》、《融·汇力量合·创未来——电子科技大学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探索与思考》和《校园融媒体建设中的有效协作》的报告,同与会人员共同探讨了全媒体时代如何讲好校园故事。
大会开幕式前,还举行了《永远的家园:与时代同行·中国高校校报协会25周年纪念文集》签名发布仪式。

图/文:党委宣传部